当前位置: 首页> 动态新闻>本页

打捞致远舰


打捞致远舰

2013年,丹东港正积极筹备着港口扩建工程。施工人员在新港清淤过程中,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反应,结果发现一艘沉船。当年11月,一支水下考古队开始了对这艘沉船进行了调查,但由于冬季海上风力太大,不久调查结束。

2014年春夏之交,水下考古人员真实对沉船遗址进行调查,发现了不少残骸,并根据沉船所在位置,命名为“丹东一号”。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,这艘沉船竟然是百年前的致远舰。随着调查的深入,人们发现沉船蚕蛾长达50米、宽11米左右,并发现一门十管格林机关炮及少量弹药、部分陶瓷器及主炮炮管残片。

日本海军司令部编纂的《廿七八年海战史》,一般是研究甲午战争专家的主要根据,这部书编写于1905年。在《廿七八年海战史》中,日本方面详细记载了致远舰、经远舰、超勇舰、扬威舰四艘北洋水师舰船,在海战中沉没的具体位置。

事实上,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已经成立了关于甲午海战沉船的打捞组,但鉴于技术限制,最终打捞行动困难重重。据当年参与者回忆,“作为民族记忆中无法绕过的一块伤疤,致远舰俨然已成为国人甲午情结的象征。从上世纪到本世纪,各色人等曾多次试图打捞致远舰,均失败而终。”

这件文物非常重要,甚至可以说是致远舰最重要的发现,它是致远舰的“身份证”。瓷盘最上面一行写着“CHIHYüAN”,即英文“致远”的拼写。左右两边各有三支带有橄榄叶的装饰。下方是一个半圆,写着“THEIMPERIALCHINESENAVY”,也就是“中国皇家海军”的英文。中间有两个篆字,上面是“致”,下面是“远”,共同组成一个中心舰徽。当时无数人看到瓷盘上的“致远”两个字后,潸然泪下。

水下考古人员在打捞文物时,还在致远舰船舱内发现了一具遗骸。致远舰总耗资84.5万两白银,是当时北洋水师最先进的军舰之一。然而,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,战舰一艘艘沉入海底。

邓世昌殉国后,李鸿章在给朝廷的报告《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》中写道,“其力战阵亡之管带、大副等,自应先行奏请抚恤,以慰忠魂,致远管带提督衔记名总兵借补中军中营副将噶尔萨巴图鲁邓世昌……争先猛进,死事最烈,拟请旨将邓世昌……交部从优议恤,邓世昌首先冲阵,攻毁敌船,被溺后遇救出水,自以阖船俱没,义不独生,仍复奋掷自沉,忠勇性成,一时称叹……”

潜水打捞-沉船打捞-广西游龙潜水